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章(1 / 2)





  “为什么不行?”心中一直担忧的事仿佛正在露出峥嵘头角,沈太后又惊又怕,耐性全无,冷笑着将茶盏掷在御案上,斥道,“你如今是愈来愈放肆了!哀家问阿憬,可曾要你答话?”

  夭绍跪地道:“婆婆请再恕夭绍放肆,据我所知,络姐姐有自己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的薛家公子,婆婆非要赐憬哥哥这段亲事,不是毁了络姐姐原来的美满姻缘么?憬哥哥想必也会不忍心做这个恶人,对不对?”她抬头看着云憬。

  云憬颔首,唇边一抹笑意透出几许往日的温暖。

  沈太后望着他们相视而笑的默契,只觉那峥嵘的头角已然狰狞毕露,心中一颤,不自觉地一个寒噤。

  赐婚之事说到此处自然不可再续,沈太后又勉励了云憬几句,才命夭绍与她同回承庆宫。夭绍本想着今夜回谢府,但方才已是那样的顶撞,此刻再拂沈太后的意却是不通情理了,于是乖巧地上前搀扶她的手臂,登上凤撵,在宫人的环卫下迤逦而去。

  目送凤撵离开文昭殿后,云憬兀自站在殿外廊下不动。伺候皇帝身侧的总管内侍许远这时自殿内闪出,于云憬身侧轻声道:“陛下请公子入殿,继续方才未及道完的事,若公子不累,陛下今夜想通宵畅谈。”

  .

  出乎沈太后和所有人的意料,皇帝萧祯此番大病醒来竟并未休养太久,仿佛是一夜就恢复了元气般,翌日一早,便让总管内侍许远自承庆宫取来朝臣们的奏折,待过了午后,又命湘东王萧璋、丞相沈峥、豫州刺史萧子瑜见驾文昭殿,商议朝事。

  “荆南夷寇已为祸多年,如今殷将军为朝廷除去大患,自是好事。”厚实的明黄狐裘下,萧祯的面容还是苍白得吓人,提起蜀南之战,大胜之后的欢喜在那双病后犹显得深邃的眼眸里丝毫不见。帝王的薄唇此刻抿成了紧紧的一线,问阶下诸人:“太后已命荆南一战的将军们近日赶回邺都,待他们回来该如何褒奖,你们有主意了没?”

  丞相沈峥将要回禀时,还是忍不住看了看站在御案之侧的青衣公子。云憬轻轻垂眸,轻步退到殿中阴暗处。

  萧祯道:“但说无妨。”

  “是,”沈峥这才回道,“臣和谢太傅召诸臣廷议过,除殷桓将军和此战前锋大将萧少卿外,其余的将军俱已按功擢拔,授以高官厚禄。”

  “少卿的封赏太后已定下了,赐封郡王,”萧祯道,“至于殷将军,朝臣们都有些什么看法?”

  沈峥道:“诸臣认为,以殷桓二十年来累积的战功,朝廷可授其大司马之位。”

  “过尊!不行!”萧祯竟是想也未想,直接驳道,“赐其开府,加封侯爵。”话语一顿,他又缓了口气:“其实,这也是太后的意思。”

  阶下三人木然于色,似都不奇怪皇帝的决定,沈峥揖手应下,又自袖间取出两卷帛书,交与许远递给萧祯,禀道:“陛下,这是尚书省拟定的北朝使臣朝见时回给他们的国书及盟约细则。北朝赵王将在明日朝见,这份细则看来今晚就得定下。”

  萧祯翻看阅过,随口问:“谁人拟的?”

  “刚上任的散骑常侍赵谐与臣一起拟的。”

  “阿恬?”萧祯幽暗的眼神终透出一丝明亮来,拿着文书仔细看了又看,颔首道,“既是你和阿恬拟的,错不了什么。就此定下罢。”

  “是,那臣先下去抄写正式的国书和盟约。”

  “去吧,不必再回来了。”

  等沈峥退出,殿中诸人除云憬和许远外,只剩下了萧氏三兄弟。萧祯看了眼许远道:“殿外守着。”

  许远微微敛目,清风般出殿,阖上殿门。

  “大哥,三弟,自从你们离都各自镇守一方后,我们是好久没再聚一起了。”萧祯感慨道。

  “可不是?”萧子瑜笑起来,意有所指地瞥着萧璋,“总是大哥比较清高孤僻一些,不愿与我这等莽夫处在一块。”

  萧璋不理会他话里的讽刺,只对萧祯道:“陛下才刚醒就如此劳累,要不要先休憩片刻?”

  “休憩?”萧祯冷笑,“朕再休憩下去此江山便要改他家之姓了!”

  萧璋与萧子瑜俱在他寒厉的话语下一惊,撩起袍便要诚惶诚恐地跪下。

  “别跟朕来这一套!”萧祯从龙榻上振袖起身,阶下二人顿时动作一僵。萧祯疾步在殿中徘徊,想要说什么,却又一时找不出清楚的头绪,走得怒而急,以至气息不稳,靠着帷帐间的盘龙金柱一阵剧烈的咳嗽。

  萧璋忙上前将他扶往龙榻,云憬在这时才自角落里出来,以药丸置入清水间融化了,递给萧祯。

  “是,急不得。”萧祯看着云憬雪白面庞上的微笑,醒悟过来,轻轻一叹。

  相比较萧璋的沉稳,萧祯的高深,萧子瑜却是火爆的性情,忍不住上前道:“二哥究竟有何忧虑?不妨对臣弟明言,臣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朕知道你的忠心,赴汤蹈火就不必了,”这位幼弟还是这般地豪爽坦诚,萧祯喘着气笑出声,自案上找出一份明黄卷宗递给萧子瑜,嘱咐道,“即刻去慧方寺接太子回宫,顺道去西郊广霁营的洛将军手下为太子选一百名精悍的东宫护卫,年龄都在二十岁以下为妥,直接听命太子。”

  “知道了,”萧子瑜大咧咧接过,“陛下还有别的嘱托么?”

  萧祯道:“别的事暂且不急,你先为朕办了此事就好。朕可是将太子今后的安危都交给你了。速去速回罢。”

  “是,臣弟告退。”

  “大哥,”萧祯拍了拍萧璋的手,笑道,“多谢你去北朝为我打探云氏夫妇的下落,也多谢你派人去西域找云憬,若非他,我怕就这么睡死了。”

  “陛下定当千秋万载,”萧璋由衷道,欣慰的同时,不禁深深看了云憬一眼,“都说云阁眼线遍布天下,看来不假。我让手下的人皆不露身份,想不到还是被云阁少主看穿。”

  云憬淡淡一揖,殿外的光线穿过窗纱射入,照得他肤色愈发莹白寒凉,如若幽灵般无声无息地站在一旁。萧璋忍不住在心底一凛,慢慢道:“这孩子的不声不响和当年的云濛真是像极。”

  “是啊,”萧祯也似回忆起了当年太子学舍的往事,轻轻一笑,道,“大哥,这里却有件事要辛苦你。”

  “陛下尽管吩咐。”

  “据云阁细作的密信,柔然公主长靖带领五百高手南下邺都,目前落脚在城西广潜山下的洗玉山庄。如今正逢与北朝和亲之时,未免意外,还是――”

  “臣明白了,陛下放心。”萧璋在萧祯未尽的话语下从容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采衣捭阖局,凤雏凌云志

  深秋多雨,未过三日晴天,到这日傍晚,曲水上又见迷雾起风,不一刻,细细的雨丝便自层迭的墨云间悠然飘洒邺都城。风雨交加,又逢今夜宵禁,天色虽未全黑,路上行人已愈发稀少。流枫岭下的长街萧条冷落,往日灯火粲然的碧秋池在此刻波光暗淡,几只落魄的夜鸟低掠过水面,扑腾两下后,又纵翅飞去了枫林深处。

  暮晚寂寥,碧秋池岸的酒肆商铺一家家灯火黯然,只有云阁的采衣楼华灯依旧,风雅宛若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