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章(1 / 2)





  石进所言魏陵侯熬夜阅览奏章倒非虚话。雍州的这位刺史名令狐淳,爵封魏陵侯,曾驰骋沙场,本也是杀人如麻的武将,为刺史后,身上剽悍凶煞之气收敛不少,为人亲和随意,行事勤勉谨慎,治理雍州多年未出一丝纰漏,可说文治武功皆成,朝野之中颇得威望。昨日各郡折书送来,令狐淳不辞辛苦批到今早寅时,此刻才刚休息下,却被急急而来的石进唤醒。

  “云澜辰?”令狐淳按着额,声音模糊,仍是睡意沉沉,“他终于来了。人呢?”

  “我已将他们安置在暖阁等候。”石进用冷水湿了丝帕,递给他。

  令狐淳将冰凉的丝帕贴上脸颊,这才清醒了一些,沉吟道:“江左独步云澜辰,那是连丞相和大司徒都要礼让三分的人,不可慢怠,于花厅设宴。”

  石进应下:“是。”

  令狐淳振作精神,起身下榻,推开了书房的窗扇。窗外正是一片深广的梅林,此时梅花初放,雪蕊莹莹,寒香飘浮满园。令狐淳在迎面拂来的晨风下缓缓吐纳,舒展身体,只觉睡意渐渐散去,脑中彻底清明。阳光洒照入眸,蕴出斑斓光彩,他勾起嘴角,唇边漾起一抹高深的笑容,问道:“钟晔可曾来?”

  “来了。”

  石进抬头,不经意看到他脸上的笑意,心中不禁一颤。让他害怕的原因倒也不是其他,只因令狐淳的颊侧有道细长狰狞的刀疤,将那本是英气的面庞生生扭曲,丑陋而又可怖,尤其是在他笑时,那伤疤便显得格外刺眼,看得人心底不由不发寒。

  “钟晔!”令狐淳伸手轻轻抚摸着颊边伤疤,声音忽然阴狠无比,仿佛自齿缝间一丝丝挤出,“十三年了――”

  石进只作不察他的恨意,垂首道:“侯爷,我先去让人准备午膳。”

  “去吧。”

  石进退出书房,吩咐过刺史府家仆张罗午宴,又赶回暖阁,将云憬三人引至花厅。

  自一路的言谈中,石进这才得知云氏少主居然口不能言,不由是扼腕的可惜。到了花厅,仆人奉上热茶,云憬端坐案后,那一派沉静的神色分明拒人千里之外的冷漠,石进不敢多打扰他,只与钟晔轻声交谈。

  不过他虽与钟晔说着话,眼光却不时瞟向那个在厅里四处晃悠的白衣男子,但见他的凤箫不断敲上厅里名贵的摆设,嘴里唉声叹气,听得人毛骨悚然,背后仿佛有阴风飕飕刮过。

  “都说雍州刺史如何清廉俭朴,我看也不过如此。”白衣公子拿起一块上古青玉砚,仔细端详着。

  石进笑道:“这些都是前任的雍州刺史留下的,属于刺史府,却不属于我家侯爷。”

  “如此么?”白衣公子脸上并无讶异,声色不动地放下青玉砚,继续赏玩它物。

  石进请教钟晔道:“敢问钟老,这位公子是……”

  钟晔目色极是不屑,冷冷一哼正待说话,那白衣公子却飘然转身,浅浅一礼,笑道:“好说,在下姓钟,名伊。”

  见他此刻又是举止优雅,淡笑从容,石进纳闷之余不无感慨道:“原来是钟老之子。”

  钟晔霜眉紧锁,已然是怒火四溢,沈伊却神色无辜,眉毛斜飞。

  “十三年而已,钟晔你何时多了个这么大的儿子?”厅外突然传来一声大笑,令狐淳蟒袍华裘,正神采奕奕地步入花厅。

  沈伊诧异指着钟晔和令狐淳:“你们竟认识?”

  “我与你父亲何止认识?简直可谓是交情甚深。”令狐淳黑亮的双眸盯着钟晔,笑容分外深刻,微一抬颚时,颊边那道刀疤凌厉毕露。

  沈伊再不知羞,也被令狐淳口中的“父亲”称呼吓得一个激灵,忙道:“我是他的义子。”

  “这样……”令狐淳不由看了看沈伊,笑道,“钟老好福气,竟找到这么个丰神俊朗的义子。”

  “过奖过奖。”一时的玩笑被人如此当真,沈伊自食苦果,干笑艰难。

  钟晔的脸色已成铁青,目光落在令狐淳脸上的伤疤上,心中百味涌起,口中却平静道:“多年不见,魏陵侯意气风发不输当年。”他转身到云憬身旁,为他引见道:“少主,这位便是雍州刺史、北朝魏陵侯,令狐淳大人。”

  云憬起身,向令狐淳颔首示意。

  令狐淳看清他的面容,发愣之后竟是陡然一惊,失声道:“郗……”

  “侯爷请见谅,”钟晔打断他,左顾言它,“我家少主无法说话,若有不敬处,侯爷莫怪。”

  令狐淳又是怔了怔,旋即笑道:“无妨无妨,石进,给云公子取纸笔来。本侯久闻江左云澜辰的大名,今日得见,自要好好交谈一番。”说罢,他看着云憬微笑:“云公子,可不要怪本侯自作主张。”

  云憬笑意淡然,揖手应下。

  宾主落座不过一刻,便有膳食呈上,酒过三巡后,令狐淳与云憬之间的话题迅速转至正题上。

  “关于云氏要开采的那座铜矿――”令狐淳伸手拍了拍案边他随身带来的木匣,笑道,“铜山的契书和朝廷发下的许可文书皆在此,本侯早已为公子备下。石总管,给云公子打开看看。”

  “是。”石进打开木匣,将里面的两卷帛书送至云憬面前。

  云憬翻卷阅罢,微微一笑,提笔写道:“此事有劳魏陵侯。除此之外,还有一事,虽是冒昧,但不得不请侯爷恩施援手。”

  令狐淳道:“公子但言无妨。”

  云憬书道:“云氏在青州利城的三处盐池被琅琊郡守令狐恭查封,不知侯爷是否听说过此事?”

  令狐淳慢慢饮酒,摇头道:“未曾。”

  云憬不由看了他一眼,笑意如常,落笔如飞,写道:“云阁行商向来光明磊落、不欺世人,也从不做阴损市面、图财无道之事,令弟令狐恭封锁盐池一事,这之间想必是有误会。我现下有急事赶往洛都,无法抽身东去青州,不知侯爷能否帮忙周旋一二?澜辰及云阁将感激不尽。”

  令狐淳似很为难:“青州地界非我管辖,我若插手此事,怕是僭越。”

  “非让侯爷公然出面,不过是想请令狐恭大人留些情面,利城盐池若有违犯北朝律法之处我们自然会及时改过。怕就怕令狐恭大人如果执意封闭盐池,今冬北朝的盐市价格飞涨,到时受苦的还是北朝百姓。”

  令狐淳思索再三,无奈叹息道:“百姓受苦终非我所愿见,本侯会尽力而为,从中周旋。只是结果如何,本侯也不敢保证。”

  “劳侯爷为此事伤神本已放肆,不敢奢求过多。”云憬放下笔,看了看钟晔。

  钟晔会意,取出两个锦盒,送至令狐淳的案席上:“这是我家少主近日得到的一颗麒麟火珠和一颗东海夜明珠,此番侯爷能够施以援手,云阁不胜感激,寥以两珠回馈侯爷的恩情。”

  令狐淳看也未看锦盒,只盯着钟晔,笑道:“本侯向来不在乎这些金银财宝,你若当真要为你家公子回报一二的话,其实也不难。”

  钟晔揣度他的语气,心中猜到几分,暗暗叹了口气,垂首道:“侯爷请讲。”

  “与我再比试一场!”令狐淳盯着他,“十三年前在安风津,钟将军这一刀刺得可真狠呐。其实当年若非我军大势败颓,你能伤得了我令狐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