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1 / 2)





  慕容虔怔立片刻,仰头长叹道:“我明白了。就怕殷桓狼子野心,大哥一人……”

  “义父何必这般担心?”商之笑了笑,“你想想,当年华伯父能从那样的牢狱逃出生天,这样的心智算谋世上有几人能及?何况东朝还有萧璋,他应该会照应着。”

  经此一番话的开解,慕容虔才微微释怀,颔首道:“也是。”

  商之这才起身告辞:“既如此,那孩儿走了。”

  “北上一切小心,若有所变,即刻来信。”慕容虔按着他的肩嘱咐道。

  日色渐晚,暮霞褪尽,广袤的空中慢慢迭起谧沉的乌云。商之和沈伊赶到济河边上时,涛起浪急,风声震耳。

  离歌和祁连下舟迎上二人,收了木板,命人扬帆启程。

  沈伊紧裹狐裘立于舟头,望着天色道:“今日冷得不寻常,似乎要下雪了。”

  “是啊。”商之随口应道,再遥看了一眼洛都的方向。

  高阙楼台早已掩在乌云之中,朦胧不可辨。

  “今日一去,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沈伊对着寒风放声一笑。

  商之在他的话下不免想起今日在宫中见到的那双温柔似水的眼眸,心口轻轻一痛,忍不住思念起来。只是如今的形势却不容他将思念无尽蔓延,振了衣袍转身入舱,燃了灯烛,低头查阅北方传来的谍报。

  正如沈伊所料,半夜时分,柳絮般的雪花果然飘飘飞降洛都。

  到了翌日清晨,满眼望去已尽是素色无垠的寒凉。地上积雪更是深厚,轻轻踏上去,咯吱声中履陷深雪。饶是如此,宫城通往明庆门的御道上却一早便有内侍扫着积雪,清理出一条清澈宽广的石路来。

  巳时,东朝送嫁使臣于宫门外辞别北帝和诸臣,数百旌旗连绵成绚丽的霞云,在浩茫洁白的天地间迤逦远去。

  司马豫在宫门处目送了片刻,心中想起一事,忙转身返回紫辰宫。

  紫辰宫高阁之顶,凤袍飘带,明妤正踮足遥遥眺望。

  “明妤。”司马豫缓步走上阁顶,自身后将她环入怀中。

  凉似冰的湿润落于他的手背,他微微一愣,不由叹了口气,抬手抚摸上明妤的脸颊,轻轻道:“以后……”

  言只能至此,以后如何?

  这般的身份,这般的地位,如何能随心所欲。

  给个念想,若不能达成,岂非也是残忍?

  坐于龙榻、俯瞰众生的自己,原来是如此无力。一缕悲哀沉入心底,他收紧了胳膊,密密缠住那纤柔的腰肢。

  直到那片绚烂的霞云渐渐沉入天际,明妤方动了动僵直的身子,缓缓转身,伏上司马豫的胸口,柔声一笑:“以后。”

  车马在风雪下缓缓前行,行了一日,不过才离开洛都三十里地。

  夜晚于洛河水畔的一处山脚下安营扎寨,风雪渐小,熊熊篝火燃起在冰天雪地里,微微驱散了些似轻易便可窜流肺腑的寒气。

  大帐中,夭绍坐于案边疾笔写下两份书信,系好锦带,递给一旁的萧少卿:“劳烦你带回邺都交给婆婆和阿公。”

  萧少卿伸手接过,纳入袖中,并无言语。

  “你说什么?”刚入帐的舜华闻言却是吃了一惊,责道,“你难道不与我们一起回去?你要留在北朝要做什么?”

  夭绍坐到暖炉旁,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双腿,又将手轻轻贴在铜壁上,炉火的红光映红了她的面庞,也更衬得那目光的坚定执着。

  她静静地道:“姑姑,我得回采衣楼。”

  “是为了阿彦?”舜华明白过来后,却是没了阻拦的理由。

  一时帐中诸人静默无声,只闻萧少卿执壶倒着酒汁的哗然。

  夭绍扶着书案站了起来,拿过挂在一旁屏风上的紫貂裘穿上身,系了帷帽,又在腰间缠好紫玉鞭,取过早已收拾好的包裹便要出帐。

  “你现在就要走么?”舜华皱眉,将她拉住,“你的腿如何受得了今夜的风雪湿寒?”

  “我裹了熠红绫,”夭绍笑了笑,看向萧少卿,“马儿呢?”

  “不用骑马,”萧少卿慢慢饮着酒,双眸望着横在地上微微震动的长剑,淡然一笑,“有人来接你了。”

  “小王爷,云公子在营外求见。”片刻后,魏让的声音忽然在帐外响起。

  夭绍讶然,摘了帷帽,问萧少卿:“你怎么知道的?”

  萧少卿摸了摸地上的长剑,笑道:“这是行军打战必备之能。”他起身刚要出帐,谁知魏让又轻声补充了一句:“还有……云族主夫妇也来了。”

  萧少卿轻轻皱眉,伫立当地。

  舜华叹了口气,掀帘走了出去。

  帐中,夭绍望了萧少卿片刻,低声道:“我能请你办件事么?”

  “你说。”

  “因我当年之过,阿彦身中雪魂之毒,多年不曾得解药。他虽从不说,但我也曾身中这毒,自知其中的辛苦和煎熬,”夭绍紧握着手指,神色间有些不安,“据我所知,宫中有雪魂花的药丸,那药或不能彻底解了阿彦体内的毒,但也可免一时的忧患。我……”

  萧少卿看了她一眼,打断道:“我去偷药。”

  夭绍惊讶地望着他,萧少卿微微笑道:“不必这样感动,我自不全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他。”

  夭绍笑着点头:“我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