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0章(1 / 2)





  夭绍道:“女帝寝殿里供奉了一朵红莲般的花朵,那是不是雪魂花?”

  “算是,”沈少孤道,“不过雪魂花从来都是并蒂而生,一朵为白,一朵为红,红白一起,才是真正的雪魂花。一旦失去任何一支,另外一朵都不能独自存活。早年那牧人偶然得了两双,其余三朵都……用完了,如今只剩下阿姐寝殿里这一朵,却也是在九年前就已精华丧尽。阿姐将它放在匠人造的密封水晶里,才保持了花色的长久鲜艳。”

  夭绍停住脚步:“如此说来,当年有意害我母亲的,是她?”

  此言一出,沈少孤在前方亦停了下来,背对她站了半晌,才转身道:“我若说不是,你信不信?”

  他眼中诚意分明,夭绍却摇摇头,茫然道:“我不知道。”

  沈少孤叹了口气:“要是阿姐想害你母亲,当年又怎会把解药给我?别胡思乱想了。”看着她疲倦落寂的面庞,忍不住拍了拍她的肩,“不必送了,回去早些休息,为师明日再入宫看你。”言罢收手转身,金袍于雪地间飘然离去。

  夭绍站在原地想了想,却未回寝宫,彩衣夺过黑夜,袅袅云烟惊如翩鸿,飞过秀海碧波时恰若浮光掠影,在白塔四周侍卫最放松的一刻无声潜入。

  “华伯父,我又来了。”夭绍轻笑,随手点了靠在门边瞌睡的小侍从睡穴,轻车熟路燃了灯烛。

  慕容华亦是一笑:“无论中原还是云阁的事都很急,我也猜想你等不到明日,今夜就会来。况且,”他抚摸着手上的宋玉笛,“你不该这么不小心,把尚儿送给你如此贵重的礼物遗忘在这里。”

  夭绍提过茶壶想给他倒茶,谁知壶中已空,便在旁悠然煮茶,笑道:“若是明日来,怕还是和女帝一起,说不了什么。”

  慕容华放下玉笛,询问:“你要说什么?”

  夭绍道:“阿彦和伊哥哥目前都在柔然王城,华伯父若想离开此间囹圄,眼下正是时候。”

  “离开吗?”慕容华喃喃道,“让我再想想。”

  “好,”夭绍料想这其中的恩怨定然难解,也不勉强,只又笑道,“夭绍今日听了几句奇怪的话,华伯父见多识广,劳你一解。”

  “但言无妨。”

  夭绍认真回忆着方才女帝和沈少孤的谈话,因记得不完整,未免贪多出错,索性弃去那些模糊的,凝思一刻,择了脑中印象深刻的几个发音念了一遍。

  “姚融……出兵……凉州……云中……朝贺……拖延……色楞格河……龙脉……”

  慕容华在她断断续续的音节之后迅速说出对应的汉文,想了想,道:“这大概是两件事。凉州兵动和色楞格河毫无关系。”

  “是,”没想到自己记住的东西是这般的乱七八糟,夭绍不禁脸颊一烧,尴尬道,“方才我们回去后,正逢融王来禀事,我在一旁听了,就记得这么多。”

  “如此……”慕容华不辨她羞惭的神色,在案上敲着手指,琢磨道,“鲜卑胜了匈奴后,尚儿的身份必然已大白天下。姚融断不会任鲜卑如此复兴,一定会趁机发难。兵动凉州,是他迟早会走的一步,以此才能胁迫北帝如九年前般再次与鲜卑为敌。柔然和姚融素来暗通曲款,大概他们方才商量的就是这件事。依我猜测,想来是姚融要求柔然出兵助他一臂之力,不过柔然如今形势也艰难,女帝需要等到长靖朝贺之礼后,才能放心出兵。那句拖延,该是对姚融的回复之话。”

  夭绍在一旁听了,惊讶不已:“华伯父凭这几个字就能猜出这么多?” 话一出口,猛然想起他之前北朝丞相和首辅的身份,暗骂自己糊涂失言。

  慕容华却不知她的心事,笑了笑:“女帝的心思,当前的局势,其实不想也可知。”他说这话时,清俊的容颜间一派淡然,指点江山,成竹在胸,却丝毫不见骄狂和浮躁。

  小时候的记忆已经淡薄,夭绍对他模糊的熟悉到此刻才愈发清晰――残身之下竟是如此的心志和智慧,风姿奇如天人――不由让她想起了阿彦,心中对慕容华敬重的同时,悄悄添上几分亲切。

  “还有别的事么?”慕容华见她许久不说话,忍不住问道。

  夭绍沉吟一番才道:“我需要出趟宫,本想请长孙大人帮忙,却不知到哪里去找他。”

  “是想去见阿彦么?”慕容华心中了然,从怀中取了一枚玉牌给她,笑道,“不必去找孙超。子时之后,出右银台门,持这张令牌,会有人领你进出自由。”

  此时茶已煮好,夭绍给他倒了一杯茶汤,收了玉牌,谢过告辞。

  慕容华拿宋玉笛敲击掌心,唤道:“莫又忘了你的笛子。”

  夭绍脚下一顿,回身将笛子接过,默默执在手中。

  “宋玉笛可不是能随意置放的闲物,”慕容华神色慎重,语气也格外冷肃,“我虽不知道尚儿为什么把这么重要的信物给你,但宋玉笛素乃鲜卑族中隐密的权令之一。旁人可能不知,可诸族老见到宋玉笛都会如见主公的尊敬礼拜。尚儿既将它给了你,你便要妥善珍藏。”

  鲜卑权令?夭绍闻言心神发颤,唇间苦涩,突然间开始分不清自己对那个人还存着的那丝念想到此时究竟是为恨还是为悲。出神之际,指下力道一松,险些失手将玉笛落地。

  呆立良久后,她才垂了垂头,轻声道:“谢华伯父教诲,夭绍知道了。”

  慕容华叹了口气:“去吧。”

  .

  元月二十九日,萧少卿的密信由白鸽急飞千里送至柔然王城时,已过子时。那一刻的夜空乌云密布,柔然王城静谧如深渊下的冰潭,风声凛冽,寒霜凝冰,却不见一丝浪起。

  采衣楼后内庭书房里此时依旧亮着烛光,钟晔在外望了一眼,知晓郗彦还未安寝,转身去找了些糕点,一路上神思有些恍惚,忍不住又念起白天自江左传来的那卷案宗,心中一会是心灰意冷,一会又是愤怒悲伤。

  韩瑞……

  他在心中念叨起这个名字,深深叹息。

  “钟老!”冰冷刻板的声音陡然耳边响起,毫无生气的幽冷气息夹风扑面,惊得钟晔眉毛乱颤,回过头,才发觉云阁主事笔直站在道侧,正定定地看着他,怀中还不伦不类抱着一只冻得奄奄一息的白鸽。

  钟晔勉强压下心中余悸,却克制不住话中的恼怒:“鬼一样的站在这里,什么事?”

  主事垂头,恭恭敬敬递上一根青细的竹管:“钟老,安邑来信。”

  “安邑?”偃真四周巡逻一圈,闻言闪了过来,“莫不是尚公子的消息?”

  “大概吧,”钟晔心不在焉道,“却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与偃真对视一眼,不禁俱想起今日江左密报里韩瑞的事,一时又是默然。

  两人各揣着重重心事到了书房前,上了台阶,钟晔忽觉眼角有彩衣翩跹飞动,惊喜之下抬头,果见夭绍斜靠在栏杆上,正对两人微笑。

  “郡……”钟晔如逢救星,刚张口,夭绍便将细白的指尖竖在唇边,嘘声眨眼,笑出狡黠之色。又上前接过钟晔手里的食盒,提步便要进书房。

  偃真眼明手快,忙将她拉到一旁,塞给她一个竹管:“是安邑密信,请郡主一并带给少主。”又压低声音道,“少主今日心情可能不佳,还请郡主从旁劝解一二。”

  夭绍讶异:“出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