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3章(1 / 2)





  “不只你我,”夭绍握住他的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腹上,“还有他。”

  饶是郗彦平时智谋绝伦参透万事,遇到此事却还是要怔一怔才恍悟过来,一时又惊又喜,不敢置信地望着面前的女子。她微笑着拉过他的手指按住自己的手腕,让他清清楚楚地感受那往来流利、如盘走珠的脉搏,看着他双眸,一字一字柔声说:“阿彦,从此你不仅有我,还有他。”

  此际天色渐晚,室中灯火未燃,郗彦却觉得昏暗的光线中她的颜色竟愈发明媚温柔,让他刻骨铭心,欣喜若狂。

  ·

  逾半月后,时值初冬。趁着纷娆飞雪迷乱中原烽烟之际,一辆皂缯盖车摇摇晃晃地驶出绛城城门。城墙上,黑袍男子孤身独立,目送马车于风雪飘摇下悠然远去。他衣衫单薄,身心透凉,一如去岁隆冬在济河上的疲惫孤单,只是时至今日,无人再来为他添衣送暖,更无人能与他守望相助。

  他垂袖,修长的手指按着腰间长笛,黯然从笛孔划过。耳边音未飘起,空中已尽是清音萦绕。

  这是离别的殇音,送走的是往昔酸涩缠绵而又不可追回岁月。

  他曼然长叹,转身从城墙上走下的一刻,夜色如浓墨披覆北方山河。风雪正狂肆,扑面的寒冷送来彻骨弥漫的孤寡意味。

  前路恻恻,无人相扶——这是等待着他一生的路。

  ·

  “……

  十月庚戎,闻喜裴氏叛乌桓,率兖州水军八万众奔鲜卑。王喜而纳之,以裴行之智行才德,过往功勋,封侯拜相,位居显位。丁亥,兖州水师南下洛水,月余侵占安邑、弘农、曹阳诸镇,破乌桓府兵五万余,灭青州水军。洛都大震。

  ……

  翌年夏,八月,甲午,围攻雍州。

  九月,鲜卑主将拓拔轩领二十万众,连营数十里,进攻洛都。洛都城广墙坚,欲以计引诱乌桓出战相较,不得。苻景略、裴伦据城固守,任城外尽其攻击之术,乌桓咸拒破之。

  ……

  腊月,云中王收平北方诸州,倾百万众,围剿洛都,昼夜轮攻,终至城破。乌桓主豫自焚宫阙,乌桓主将司马徽、苻景略、裴伦战死城头,乌桓贵族死之□□,余者半数逃亡西域,半数随苻子徵率归鲜卑。

  ……

  正月,鲜卑诸族及众将相与共请尊云中王为帝。王辞而不当,诸臣劝曰:“主公起自重冤,崛于纷乱,诛暴逆,定四海,天下人杰皆奔信义明君而来。王不尊号,世人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王三让,不得已,即帝位于洛水之阳。天下大定,建元“云平”,大赦。

  三月,追谥乌桓主豫曰英皇帝。以慕容华为司徒,闻喜裴行为司空,慕容虔为司马。立元妃裴氏为后。

  ……

  云平三年,帝与东朝皇室结姻,迎娶建安郡主为妃。

  ……”

  ——《周书卷一?帝纪第一?明帝》

  ☆、尾声·月出东山

  夜风吹过锦堂,送来淅淅沥沥的秋雨声。伏榻正瞌睡的阿弥迷迷糊糊察觉到外间动静,昏沉沉的脑中飘过一个念头,忽激灵清醒。他揉了揉眼睛,手脚并用爬起来,拨开薄纱帷帐,看到歪在榻边的侍女睡得正沉,便也不惊动她。瘦小的身子从矮榻上滚下,他连鞋也不穿,光着脚走到门外,朝左侧偏阁望了望。

  那里灯火淡微,烟雾袅袅飘升,母亲纤柔的身影仍静静跪在佛祖金像前,一动不动。

  阿弥小脚踩着地上软毡,不安地原地转圈。爹爹平时常和他说,娘的腿受不得风寒,受不得雨凉,更受不得这样长时间的跪叩。爹爹如今被云伯父请去了邺都,临行前殷殷嘱咐过自己,好好陪着娘亲,更要看好娘亲的双腿。

  可是自爹爹走后,娘每晚总是跪在佛前祷告长久,秀丽的面容间有着挥之不去的愁色。即使白日里自己在她膝下撒娇打滚故作痴缠,也不能将娘紧蹙的双眉抚平一分。

  娘到底在忧愁什么呢?年仅六岁的阿弥并不能将世事看得透彻,却也隐隐约约知道,娘的忧愁与邺都城中病重垂危的皇帝有关。云伯父来找爹爹时,他躲在屏风后偷听,云伯父忧心忡忡地说朝中有变,沈氏操持江左半壁江山居心叵测,北朝也有重臣风闻东帝病危想借此生变。云伯父提起南北朝局时,叹息深深,说只怕怒江即将再兴兵戈,重蹈二十年前的覆辙。

  阿弥对他云伯父高深莫测的言辞自然听不太懂,他只知道早已避世隐居在东山的爹爹因云伯父的这席话,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辞别了娘亲和自己,随云伯父去了邺都。

  想着爹爹临行交待自己的事情,阿弥灵活的眼珠滴溜溜转了转,光脚前行如猫儿轻微,靠近佛像前跪坐的人身旁。

  “娘,娘。”他拉扯着夭绍的衣袖,扁着嘴,装作满怀委屈。

  夭绍闻言睁开眼,朝佛祖合十拜过,才转过身摸摸他的脸:“怎么了,阿弥?”

  “娘,我一个人睡不着。”阿弥靠在夭绍怀中,言行举止故作胆小,心里却想着:好在元琳那死丫头不在,不然自己这样被她看到又是一顿嘲笑。

  夭绍温柔笑笑:“阿弥乖,娘这就陪你去睡。”她跪得太久,起身时脚下微微趔趄,阿弥忙扶住她。

  母子二人往东厢行去,经过廊下,湿润细雨缕缕扑面,夭绍看着眼前朦胧难测的夜色,想起此刻邺都剑拔弩张的局势,不免又是一声叹息,低声喃喃道:“不知道舅父的病怎么样了?”

  阿弥也想他爹了,仰头问:“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呢?”

  夭绍柔声道:“你爹办完事就回来了。”

  “娘,”阿弥犹豫片刻,还是问,“爹爹是去帮云伯父和沈伯父为敌吗?”

  夭绍在这话下微微一惊,蹲下身与他平视,轻声道:“阿弥为什么这么说?”

  阿弥想起那天他在屏风后偷听爹爹和云伯父说话,云伯父但凡提到“沈氏”时,必定一口一个“沈伊那厮”,语气不善,咬牙切齿,似是恨极。阿弥当时摸着小下巴也很狐疑,沈伊伯父不也是爹爹和云伯父的好友吗?每次见到他们三个在一起,云伯父虽然常呛得沈伯父脸色泛青,沈伯父却并不和他动怒,过后还是好脾气地笑着,摸着阿弥的头道:“谁不知道你云将军挟剑绝伦风姿无双,何必在我面前这样逞威风?何况孩子还在这里呢,可别凶神恶煞地吓坏他。”一句话便噎得云伯父再也作声不得。

  他们相处的情景如此怪异,说他们关系好吧,他们却事事争吵不休,听沐三翁翁说,这两人在朝堂上吵起架时更是争锋相对、寸步不让;可是说他们关系不好吧,平素逢年过节聚在一起时,喝酒聊天,却也能和睦融融。

  阿弥脑子里一团雾水,想了想,才回答夭绍道:“云伯父和沈伯父在一起老是吵架……”

  夭绍问他:“那阿弥和元琳也吵架呢,你和她关系也不好吗?”

  阿弥皱着小小的眉头,借此忿然告状:“元琳那死丫头,蛮力无穷,嚣张跋扈,仗着她比我大几个月,就知道指使我欺压我。”

  “可是你和她是敌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