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6章正义始终存在





  宋文帝要征伐谢晦的消息,很快就有人去告诉谢晦,并把徐羡之、傅傅等人被诛杀的事也告诉了他。

  谢晦听了,心里感到害怕,但是,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先是帮徐羡之、傅亮举哀,然后再发自己儿子被诛杀的消息,再然后,亲自出射堂检阅兵马,准备和宋文帝拼了!

  谢晦跟从刘裕征讨多年,指麾处分,没有不当的地方,所以,他的能力,还是让很多人相信。

  他这样一号召,数日之间,四远投集,很快就集合了精兵三万人。

  有了三万人在手,他就以为天下我有!

  这要是在八王之乱的时候,有三万人,还有一点搞头,因为那是个动荡的年代,谁都有投机成功的可能性。但在刘裕治理之后的宋国,别说三万,就是三十万,也没搞头!

  谢晦奉表称徐羡之、傅亮等人是忠贞臣子,也就是好人,是被冤枉杀死的,同时上表宋文帝说:“臣等如果想要执权,不专门为国家的话,刚废了营阳王,陛下离朝廷又远,武皇之子还有童幼之人,我们拥以号令,谁敢说不!哪里还有你做皇帝放份啊!所以,庐陵王,营阳王,积怨犯上,自己害死自己。我们不把他废掉,国家将如何复兴!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宋王朝!这都是王弘、王昙首、王华险躁猜忌,谗构成祸。我如今当举兵就是要除君侧之恶!”

  他说的倒是很冠冕堂皇,说什么废黜皇帝,杀死刘义真,完全是为了国家,实际上,就是为了他们自己专权;如今造反就造反,还要按个什么清君侧的名目!因为他自己也很清楚,要杀他的,并不是王华等人,而是皇帝自己!

  谢晦从江陵东下,一直到了江口。

  到彦之也领军到了彭城洲。

  二月,谢晦命长史庾登之进据巴陵。

  庾登之生性怯懦,得知到彦之的人马就在不远的彭城洲,当下畏惧而不敢进兵。他以连日大雨不利火攻为由,尽量拖延战期,直至半个月后方命中兵参军孔延秀进攻彭城洲,击败宋军将领萧欣。

  到彦之当下退保隐圻。

  谢晦见庾登之战胜,自己有了讨价还价的资本,当下再次上表自辩,不无得意地说:“陛下若枭四凶于庙庭,悬三监于降阙,臣便勒众旋旗,还保所任。”

  他所说的四凶,就是王华等人。

  宋文帝哪里会听他忽悠?再加上他不是汉景帝,决不会错杀晁错!当下将讨逆重任全部委托给檀道济。

  谢晦得知檀道济率兵来,不由惶恐不安,手足无措。

  不久,檀道济进抵隐圻,与到彦之会师。

  谢晦见宋军战舰不多,心中有所轻视,但并未马上出战。

  这就错过了战机了!

  檀道济看他真是准,说他只会幕后指挥,不会直接领兵打战。领兵打战靠的,不单单是谋略,还需要的是果断和勇气。

  谢晦所缺少的,恰恰就是果断和勇气,所以,他在看到战机,也没有马上抓住,而是在犹犹豫豫,想着更加妥当的法子。

  他这一犹豫,到了晚上,东风大起,宋军战舰陆续抵达,前后相连,塞满江面。

  这一下,谢晦彻底失去了战机,想要胜利,已经很难了!

  荆州军一看宋军如此壮大,登时士气涣散,毫无斗志了。

  檀道济命令列舰进击!

  谢晦的荆州军不战而溃,他连夜逃归江陵。

  当时,竟陵太守刘道济率军偷袭江陵,却在沙桥被周超击退。

  如果谢晦不是那么快就失败的话,他肯定会赶过去相救,这样一来,谢晦还是有一丝胜算,可惜的是,谢晦的军队,连坚持都没坚持,就全军败退了!

  周超见谢晦全军溃败,自己也危险了,当下连夜便离开江陵,然后只身投降到彦之那里。

  谢晦见部众溃散,当下只得带着弟弟谢遯、侄子谢世基等七人弃城北逃。

  他逃就逃,还把谢遯带上,那简直是自找死路!

  因为,谢遯是个大胖子!

  由于谢遯身体太过肥胖,不能骑马,所以,行走缓慢。

  谢晦等人常常要停下等候,以致拖延了行程。

  他们逃至安陆延头时,终于逃脱不了,被戍主光顺之抓获,然后送往了建康。

  ——身材肥胖的同志们(之所以叫得这么亲切,是因为我也肥胖),千万千万要减肥,因为不减肥的话,被人追杀,始终是跑不过别人的,还要连累自己的同伙!

  谢遯就是我们的榜样!

  宋文帝见捉住了谢晦等人,当下也不同他们客气,下令将谢晦、谢皭、谢遯、谢世基、谢世猷以及孔延秀、周超、贺愔、窦应期、蒋虔、严千斯等党羽,一同斩于市曹。

  谢晦死时,年仅三十七岁。

  他死之前,他的女儿彭城王妃被发徒跣,来送他最后一程,与他诀别说:“阿父啊,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

  ——父亲,大丈夫当在沙场上英勇战死,怎么能在市曹里被处刑呢!

  是的,谢晦要是不弑君杀刘义真,他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或者,他在跟随刘裕南征北战的时候就牺牲了,也不失为宋朝忠义名臣。可惜的是,他终究走上了一条逆贼臣子的道路。

  这一切,只因为一个字害死了他,那就是:贪!

  他总觉得要把权力牢牢抓在手里,就会地位稳固,就会拥有一生富贵。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让自己在一条黑道上一路走到黑。

  无论什么时候,举起屠刀杀别人的时候,都要想一想,这一屠刀下去,会不会有报应?像徐羡之、谢晦这样的人,自然是不相信有报应的,他们只迷恋权力。迷恋权力的人,最容易相信的,是手里的屠刀,而最容易忘记的,就是天地之间永远存在的正义。

  正义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旷课!所以,谢晦他们的结果,只能是悲剧。

  这样的悲剧在古代上演了无数次,今后也会上演无数次,因为,总有人不会相信什么正义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