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前夫是四品第97节(1 / 2)





  外头闹成一团的时候, 陶蛮跟山庄里的其他人都在屋内,并没一个往外走的。

  本来陶蛮还想让自己的手下出去看看情形,山庄的一名庄客走到老富贵耳畔低语了几句, 老富贵便忙去将陶蛮的人拦住了。

  虽然大家都在屋内看不到外间的情形,但是隔着窗扇,仍能听见惨叫呼救的声音。

  陶蛮不明所以,猜测是守备司的人动了手……若真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这一把确实是输惨了,甚至把命都赌上了。

  元夕一言不发地挡在她的身前,脸色惨白地紧盯着门扇。

  周大娘还在里间照看老太爷,李顺儿把虎子跟李婶拥在怀中, 自觉大难临头, 却还强作镇定,安抚虎子:“没事,不用怕。”

  幸而没有多久, 外头便没了动静,之前跟老富贵耳语的那庄客去而复返,脸上带着数点血渍,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任何慌张之色,反而很沉稳地说道:“已经无事了,让各位虚惊一场。”

  陶蛮大惊, 元夕更是睁大了眼睛,他回头跟陶蛮对视了一眼, 赶忙跑向门口, 却给飞奔而来的孟同甫撞了个正着。

  夜色中, 院子内安安静静, 地上的尸首也早就不翼而飞,只有残存的几处血迹,提醒着众人方才那不是一场噩梦。

  正在大家鸦默雀静的时候,里间传出老太爷有点沙哑的声音:“是谁在嚷嚷呢?马儿呢,咱们的胭脂……”他刚才给孟同甫的吼叫惊醒,心心念念的却还是胭脂。

  老富贵这才想起来,心头一紧,赶忙向着马房的方向奔去,先前满心都是生死存亡,自然不能□□去管胭脂,此刻老富贵满怀担忧,生恐有个什么意外。

  谁知到了马房,却见小平安立在马厩里,正在挨个安抚马儿,看到老富贵跑来,小平安急忙道:“富贵爷爷,外头怎么了?刚才胭脂好生躁动,我好不容易安抚下来。”外间地覆天翻,这里却平安无扰。

  老富贵心头大宽,赶紧上前仔细查看,灯影下,却见胭脂双眼乌溜溜地望着自己,见他靠近,便低头在蹭,老富贵感慨莫名,抱着胭脂的脖颈道:“真是好灵性的胭脂。别害怕,都过去了。”他安抚地摸了摸胭脂,“但愿姑奶奶也能好好地回来。”

  胭脂喷了个响鼻,像是点头般把脑袋晃了晃。

  “您怎么在此?”此时此刻,虎啸山庄的前厅门口,张守备看着身前的秉易先生:“今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先生却笑眯眯地道:“张大人,算来我可救了你两回了。”

  “这……”张守备屏住呼吸,隔了会儿才小心翼翼地问道:“今晚上我又来错了?”

  他猜出朱秉易所说的救了两回,第一次的大概就是那会儿他不知赵襄敏的身份,要来捉人一节。

  朱秉易意味深长地笑道:“幸而张大人还不算糊涂到底。”

  张守备心头咯噔了声:“这是定远将军的意思呢,还是、小王爷?”他见朱先生不语,便上前一步道:“京城里到底是什么情形?小王爷可安好?”

  朱先生道:“大人敢问这些,可见你心里是不相信王爷无事。”

  张守备急忙道:“不不,我心里当然盼着王爷平安无恙,但奈何众说纷纭,令人不安,军心也……”他说到这里,迟疑着几乎用耳语的声音喃喃道:“前日不知哪里听闻,驻守龙城的魏王府兵……因为王爷被软禁宫中的事,仿佛有、哗变之举……不知真假……”这几句话他说的甚是含糊,几乎叫人听不清楚。

  秉易先生笑看着他道:“若真的军中哗变,我还能悠闲地出现在这儿么?”

  “说的是,”张守备擦擦额头的汗:“只不知什么人这么大胆,竟敢捏造这些杀头的话出来。我也觉着小王爷的麾下,不、不该是那么不知进退不知轻重的才是。”

  朱秉易突然道:“如果王爷真的被软禁,张大人你觉着魏王府兵该怎么做呢?”

  “这……”张守备的瞳仁缩紧了些,他在意的是朱秉易的前一句,却仍是回答道:“倘若真如此的话,魏军也不该妄动,一动……便坐实了反叛之举,反而会对王爷不利。”

  朱秉易的眼中流露出一点赞赏,笑道:“张大人这话也算是肺腑之言了,可见我没救错人。”

  “不敢不敢。”张守备赶忙摇头:“可是、连我都心系小王爷的安危,魏王府军之心意自然比我更甚,就怕是关心则乱啊……”

  朱秉易听出他的言外之意,道:“其实王爷早在上京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周密安排,不管是定远军,魏王府,以及虎啸山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

  把定远军跟魏王府并列,还算勉强,如今弄个虎啸山庄进来三足鼎立,张守备又惊又笑:这小小山庄,一干的老弱妇孺,怎么当得上。

  可偏偏有人认为它当得上。

  张守备愕然问:“原来,王爷早料到有人会对山庄不利?”

  秉易先生道:“不瞒大人,虽然王爷离开此处,但从始至终,自然仍有魏王府的人守着,但近来京内传言纷纭,守备营又有异动,林将军不放心,才又叫我来看看。”

  不过,赵襄敏所派之人,只负责看护虎啸山庄这一起人的安危,至于万马山庄之类的,他们显然不愿费心效劳。

  张守备竖起耳朵静听,此刻更是捏了把汗:“如果一切都是在王爷计算之中,那么……”那么赵襄敏显然是无事的,“那些大理寺的人,到底是什么身份,是谁人指使?”

  秉易先生道:“大理寺的人是从京内而来,那……”他欲言又止,只道:“幕后之人到底是谁,小王爷心里应该有数。”

  张守备看出他有所隐瞒,却哪里敢追问,这种事知道的越少越好。

  张大人讪讪道:“果然如您所说,今儿又救了我一次。”倘若他只管盲从大理寺的钦差对山庄众人大开杀戒,岂不是神仙也难救了。

  朱秉易的确并未把所有都告诉张守备,比如所谓的军中哗变,虽然没有引发滔天波澜,但也不似朱先生说的那么轻描淡写。

  事实上,若非小魏王临行之前跟林将军的那趟密会,这一次,西北恐怕真的会出大事,而且正如张守备所担心的:西北军若出事,京内的小魏王也不会全身而退。

  可让林将军跟秉易先生等知情人百思不解的是,为何小魏王竟会料定在他上京后,魏王府军中会生异变,到底是算无遗策,还是未卜先知?

  不管怎样,那件事的始作俑者已经被林将军的亲信秘密解往京城,真相如何,恐怕很快会水落石出。

  京城,宫内。

  天色将晚,西天边上一道晚霞如锦带横空。

  宫门还未落锁,宫灯却已经陆续亮起。

  王太监带着两个小公公,簇拥着一身银白常服的小魏王往养心殿方向而来。

  养心殿内,长桌案前,左边是齐王赵嘉轩,右边是陈王赵唯崑,并晋王赵兴良。

  陈王低着头,一动不动,齐王皱着眉,似乎在出神,只有晋王时不时地看看两人,但看的最多的,是桌子后那正看折奏的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