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陈燃轶事第14节(1 / 2)





  但有一次我问他,你知道哪个瞬间让我印象深刻吗?他说在射箭场,你射中第一箭的时候。我就奇怪了,这个人脑门上长眼睛了?

  我问,你怎么知道?

  他说,我感觉你看了我很久。

  ——-

  万事开头难,接下去就顺利多了,一箭接着一箭基本都能上靶,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用顾轶监督,自己玩起来没完,直到手机响起。

  拿出手机时对方已经挂断,点开未接来电一看,是都市报的王记者。再瞄一眼时间,居然已经在这呆了2小时。

  这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找我能有什么事。

  回拨,很快对方接起。

  “您找我有事?”

  “陈燃,又要麻烦你帮个忙。”

  “您说”,果不其然。

  “是这样,我们想找顾教授开个专栏。”

  “开专栏?”都市报是疯了吧,找数学老师开专栏,在报纸上教数学?

  “对,咳...”他大概也觉得有点牵强,“也是上面领导提议的,顾教授专访刊登之后,这个报纸销量有增长,所以...”

  销量增长还不是因为你们把顾轶照片放了四分之一版吗?人家一个大学教授,被当成招揽生意的门面,想想我都来气。

  顾轶也是的,当初拍张照都说不方便,不知道怎么会同意都市报的骚操作。

  “你们打算把专栏开在什么版啊?内容呢?”不自觉就把自己当经纪人了。

  “娱乐版,内容就趣味数学。”

  真敢想,有人看算我输,除非放他照片。

  “配合插图照片,这样。”

  真不要脸。

  “王记者,我觉得欠妥啊,你们还是再研究一下。而且这个我也决定不了,您到时直接和顾教授说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顾轶就站在我身后了,突然冒出一句,“和我说什么?”

  我吓一跳,看了看他,对电话里说,

  “要不您现在就直接跟他说吧。”

  第18章 取材

  我把手机直接给了顾轶,低声交代,“都市报的王记者邀你开专栏。”

  然后眉毛眼睛嘴巴都在努力,表达另外几个字:“不要同意。”

  顾轶走远几步讲电话,我看他就嗯了几声,没说多久挂断,把手机还给了我。

  “怎么说?”我关心结果,虽然已经料想顾轶不会答应。

  “先试试看,这个暑期。”

  “你答应了!?”

  “嗯”,他边收拾弓箭边随口应了一声。

  不敢相信,这人平时的精明哪去了,怎么犯糊涂?

  “王记者是不是没跟你说明白啊。专栏开在娱乐版,还要上照片”,我跟在他身后絮絮叨叨。

  捡好最后一支箭,他抬起身看我,“说了。”

  我哑口无言。

  完了,怕不是想靠脸吃饭了。

  ----

  这里可能要插一嘴,略提一下都市报和我们的关系,其实同属一个报系,但定位大相径庭。都市报顾名思义,是面向市民的,从社会新闻到家长里短、娱乐八卦(街坊邻居吵架他们都要去采),统统往里装,简单说就是读者爱看什么放什么,销量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

  受报纸风格影响,都市报的记者也有显著特征,像王记者就是典型,活跃家,找关系都能找到我头上。

  至于日报就没什么好提的,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干部,严谨又无趣。

  所以我不想让顾轶接这个专栏确实是出于为他考虑。都市报只顾着娱乐化,长远看对他学术形象没什么好处。

  他这个聪明脑袋怎么会想不通呢?

  总之直到那天回家,我也没弄明白顾轶为什么答应开专栏。考虑再三,还是给王记者编辑了一条微信,请他把专栏的策划内容发来,至少帮忙把把关。

  后来修改到半夜,才觉得差不多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