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世剑仙第55节(1 / 2)





  世间有观想到天地灵气却不能开通气海而改投门路的算师、花艺师,自然也会有裁缝,只是极其稀少,毕竟他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很少有人去做裁缝。

  就算能够感知天地灵气,也只是会让制作的衣物具有冬暖夏凉的作用,没有办法成为人上人,就算有了些名气,也依旧只是裁缝。

  所以这样的人并不好找,李梦舟只能靠运气。

  主意既然是虞大家说出来的,她当然不会不管不问,看着思忖的李梦舟,她说道:“我会帮忙在都城里找一找,都城里的裁缝很多,奇异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迄今为止也没有听说过哪家的裁缝有非凡的本领,但只要用心找,应该能够找得到。”

  李梦舟道谢,他本来是无意的来到温柔乡,后来见到虞大家,便想着要不要把通明巷里的事情告知于她,让她帮忙出出主意,但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晚了,他也不便再打扰,便告辞离开了。

  出门的时候是婳儿姑娘来送他,在没有人主意的角落里,婳儿姑娘很是大胆的上前把他搂在怀里,揉着他的脑袋,喜笑颜开的说道:“虽然不知道虞大家为什么对你这么好,但想来日后你也是温柔乡里的常客,若没事的时候也不妨多来看我,想着你自己一个人来到都城,可能多有不便,我这里有一些银子,你且先拿去花,日后可是要还的哦。”

  虽然可能被婳儿姑娘占了便宜,但李梦舟一点也不介意,他只是有些喘不过气来,暗自琢磨着婳儿姑娘的身材真好啊。

  接过婳儿姑娘给他的一些碎银子,虽然不多,但李梦舟却觉得有些感动。

  谁说青楼里的女子大多薄情,李梦舟认为青楼里的女子应当是大大的好人才对,看来是应该要多来。

  他没有所谓欠不欠别人人情的顾虑,他考虑的永远只有自己,或许还有自己身边的人,他毫不客气的接过了银子,想着日后定会多关怀一下婳儿姑娘,若是她遇到什么麻烦,自己也会毫不吝啬的帮衬一把,这是很正常的利益交好。

  虞大家对他很好,他实在没有脸面去讨银子,婳儿姑娘主动给便另当别论了。

  若不是他的确有些缺钱,按照正常逻辑来算,他当然不可能真的接这银子,不过稍微客气一下也是要有的,又担心客气过了会让婳儿姑娘再拿回去,所以他只客气了一遍,便将银子塞进了怀里,挥手跟婳儿姑娘告别,径自离去。

  回到客栈里,李梦舟并没有大肆花费,只是要了一坛好酒,这不多的银子他要省着花才行,不论接下来的目标选择在什么地方,他都注定要在都城待很长时间,甚至可能一辈子都要待在这里,所以银子便极其重要。

  他在想着自己是不是先继续当一段时间杀手赚些银子,赌坊这种地方他没有多做考虑,虽然以前也曾接触过,但他实在没啥赌术,搞不好还会把仅有的银子都输出去,那未免太亏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梦舟断然不会因为银子而头脑发热,但偶有做梦发大财的事情却是不能避免的。

  穷孩子应该也只有这点追求了。

  但这种追求与李梦舟心里更大的追求而言,也只是在日常生活里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灯火熄灭,满室俱黑,李梦舟平躺在床榻上,却是有些难以入眠。

  脑子里出现的是温柔乡里的画面,尤其是婳儿姑娘的一颦一笑,那如水般荡漾的娇躯,尤其是那最后被拉入怀中脸庞触及的柔软,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梦魇,一直在缠绕着李梦舟那蠢蠢欲动的心。

  这是男孩子很正常的幻想,有时候并不想去回忆,奈何总是情不自禁,下意识便去想那心猿意马的瞬间。

  婳儿姑娘或许没有叶桑榆长得那般好看,但成熟的身材还是很具有诱惑力的,人总要长大,长大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一些胡思乱想,李梦舟倒也不会刻意压制,因为这是最真实的想法,如果质疑这种想法,那必然是出现了某种问题。

  李梦舟认为自己绝对没有问题,所以他心安理得的想着那些事情,然后渐渐困乏,进入梦乡。

  第二天醒来,他便有些尴尬。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终归是头一遭,李梦舟脸庞发热,起身在包裹里翻找,换了一件贴身衣物。

  第十一章 青一和青九

  琅琊城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城,虽然姜国算不上是意义上的第一强国,但琅琊城天下第一的称号是可以被确认的。

  因为这座城池过于巨大,占地面积过于辽阔,除内城四门外,外城亦有四座城门,好似一座大城被另外一座大城严密的围在里面。

  世间没有比琅琊城更大的城池,也没有比琅琊城更繁华的城池,每天进城出城的各类样的人几乎常常把城门堵塞,相信就算多开几座城门,也仍旧避免不了官道上排起长队的现象。

  姜国处在天下的中心,是各国必争之地,琅琊城作为姜国最后的壁垒,可谓坚不可摧。

  自太宗年间至今时长平二十四年,姜国历经了大大小小无数战争,甚至琅琊城曾多次面临大军压境,姜国顷刻间就会分崩离析,然而幸运的是,琅琊城屡次抵御住了进攻,保住了姜国不灭。

  而在琅琊城的保护下,姜国开始反攻,虽然最后谁也奈何不得谁,但姜国琅琊城的存在便彰显奇妙,致使后来再有王朝企图染指姜国,也要多番考虑,就算直接打入姜国腹地,若不能攻克琅琊城,只是无谓的浪费兵力和粮草,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

  所以姜国虽然处在天下最微妙的位置,却从建国开始,便立于了不败之地。

  琅琊城坚不可破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梨花书院的存在,天下五国的都城里皆有一座书院,但唯有琅琊城里的书院才是正统。

  原先的梨花书院只是书院,是后来加了梨花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个名字的涵义,或许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名号。

  真正理解的也只有为书院取名的那位老人家,亦是姜国最为神化的存在,是整个姜国的顶梁柱,就算书院被毁,只要这个人还住在琅琊城里,姜国便不可能灭亡。

  五国书院合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院,而梨花书院便是儒家正统,是儒教修士的圣地。

  儒教门徒遍及天下,要远比道教和佛教的门徒数量更庞大,虽然真正的儒教强者数量并不多,在实力上还要略逊于道教和佛教,但人言可畏,门徒的数量是其余两教合加,想要撼动儒教的根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出于各种忌惮,虽然各国都在觊觎着姜国,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只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梨花书院的招生很快就要开始,琅琊城里无处不热闹。

  李梦舟虽然也想进入书院,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也不想去凑那个热闹,他时刻关注着另外一座山门招生的消息。

  虽然并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不过他觉得自己应该能等。

  姜国人在穿着上并不简单,因文风盛行,所谓的才子佳人便是焦点,而除了在文采上出众,许多人也会在穿着上做一些改变,虽不至于到花里胡哨的地步,但也不会显得朴素。

  文人大多傲慢,且又话多,不论他们说的话有没有意义,有没有道理,他们总是惯性的大话连篇,以来证明自己懂得很多,天下事无所不知。

  虽是如此,但姜国人对人都很客气,那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休养,就算面对敌对的国家,也会以礼相待,来显示自己身为姜国人的风度。

  在这一点上,姜国人几乎都做得很好,宽容本来便是姜国人的特性,所以古往今来,姜国也很少主动挑起战争,但等到战争来临的时候,却也不会畏惧,因为他们在宽容之上还是骄傲的,在面子问题上看得更重,若有人要打他们的脸面,那他们也毫不会吝啬手中的屠刀。

  所以姜国在外人看来是有些奇怪的,多数跟姜国没有利益纠纷的小国都愿意主动交好,至少姜国对外邦很友好,不会咄咄逼人。

  这也导致姜国的势力逐渐变得庞大,附属国众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余企图染指姜国的国度便更加处于劣势,从而也出现了现如今还算太平的天下。

  李梦舟在街道上看到很多手摇折扇相伴而行的读书人,亦有着佩剑而行略显孤单的男子,一个个看上去都像不世出的剑客,但是偶然看到有趣的事情,他们也会驻步停留片刻,在失去兴趣后便又回复了冷酷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