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二章 四两拨千斤(2 / 2)

这道命令无法消除朝鲜北部地区受到的威胁,却能最大限度削弱美韩联军的空中优势。

虽然美韩联军装备了大量射程在一百公里以上的防区外弹药,美军空射巡航导弹的射程更是高达二千五百公里,但是在大规模轰炸中,美韩联军使用的主要弹药还是射程仅有几十公里的滑翔炸弹与短程导弹。

依靠最大射程为八十公里的sd-1o,志愿军战斗机足以在北纬三十九度线一代组建空中防线。虽然在射程过四十公里后,sd-1o的命中率大幅度降低,受到攻击的战斗机能够轻易摆脱导弹,但是对于携带了大量对地弹药的战斗机来说,遭到导弹攻击后必须立即丢掉弹药,要么与对方空战、要么转向逃离。

即便是f-15e这样的重型战斗机,也不可能挂着几吨炸弹规避开袭的导弹。

难题回到美韩联军这边。

在志愿军空军的阻击下,针对朝鲜北部地区的轰炸行动大受影响,当天的轰炸成功率降到不足百分之四十,大批战斗机在受到威胁后,不得不丢掉昂贵的弹药。因为承担轰炸任务的主力是美军的f-15e与韩军的f-15k,而这两种战斗机的空战性能都比不上f-15c,所以大部分时候都是逃离战场,避免与志愿军交战。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向北扩展制空巡逻区。

美军不缺乏空优战斗机,除了部署在冲绳的几十架f-22a,还有部署在韩国的数十架f-15c。只是深入朝鲜领空,必须面对人民军的防空导弹,甚至得考虑志愿军部署在中朝国境线附近的远程防空系统。f-15c不是隐身战斗机,很容易被现,在远程防空导弹面前的生存概率非常低。能够担任前进制空任务的只有f-22a,可是美军对这种战斗机的生存能力也存在疑虑。

根源就在那架被击落的f-22a上,以及罗伯特上尉提交的交战报告。

交火前,j-11b感觉到f-22a的存在,用切向机动避开f-22a射出的第一批aim-12od导弹。随后j-11b在四十公里外用火控雷达探测到f-22a,在三十公里外射sd-1o,致使杰里少尉驾驶的f-22a被击落。

前后对比就能现,关键不是j-11b,而是中国空军的预警机。

如果预警机没有现f-22a,就无法及时通知j-11b,f-22a射的第一批aim-12od就能击落四架j-11b,空战不会进入格斗阶段。

中国空军掌握了探测隐身战斗机的技术手段?

这个疑虑,让阿伦将军非常担忧。

如果f-22a失去了隐身能力,深入朝鲜腹地后,头号威胁不是天上的战斗机,而是地面上的防空导弹。

损失一架f-22a就能让美军必胜的观念受到动摇,要是再损失几架,那还了得。

阿伦将军犹豫着要不要扩大制空巡逻区的时候,美韩联军采取了折中办法:为攻击机群提供掩护。

随之生改变的,还有美韩联军的轰炸战术。

掩护攻击机的不仅有f-15c等护航战斗机,还有以ea-18g“咆哮者”为的防空压制战斗机,美韩联军的轰炸重点也转向人民军防空系统与空军基地,争取最大限度削弱人民军的防空火力。

这样一来,黄峙博的目的达到了。

当美韩联军把大批战斗机派去轰炸人民军的防空系统与空军基地,攻击人民军地面部队与防御设施的战机大大减少。

对正在挺进的美韩联军地面部队来说,这绝对不是好消息。

美韩联军要想按照计划在七天内攻占平壤,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为了加快进攻步伐,美韩联军别无选择,只能暂时放下第四军团,把重点放在海州,集中兵力攻打守卫黄州川的第一军团。

结果是,大批作战部队、重型装备与作战物资需要通过海运送往前线。

黄峙博的预判非常准确,他提出的作战方案也显得更有意义:要想阻止美韩联军攻占平壤,就得切断美韩联军的海运补给线。

问题是,动用潜艇,是不是太过了?

潜艇不是战斗机,动袭击前没有任何征兆,动用潜艇袭击舰船,很容易被当成大规模战争的标志性事件。

一百年前,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与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不无关系。

限制潜艇的袭击方式,又会使潜艇丧失隐蔽性,变得无足轻重。

批准潜艇参战前,傅秀波给了黄峙博另外一支力量:海军航空兵。

用战斗机轰炸运载作战部队与装备物资的船只,比用潜艇光明得多,不用担心遭到对方指责。

只是制空权不在志愿军手上,海军航空兵参战的意义并不大。

要想解决问题,还是得动用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