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1 / 2)





  谢粲吸了口气,霞光破出云层,流转于他的眸中,顷刻将一双璨然的黑眸燃烧成炙焰的颜色。西岭山魅谷里那不绝的凄厉嚎叫依旧萦绕在耳侧,谢粲稍稍阖目,便可见万缕血浆飞溅的杀戮在脑海中一掠而过。浑身焦躁的气血憋了一夜,一霎似要不受控制地发泄涌出,只是此刻,他却仍念念不忘一件事,抬手缓缓抹去脸上的血渍,轻声问道:“阿姐是否也到了?”

  “未曾,听说郡主还在北朝。”说到此处,沐狄神秘一笑,“不过昨夜和云公子一起到石夔关另有其人,小侯爷怕是万万想不到。”

  “想不到?”谢粲冷笑,咬牙切齿,吐出字音,“不就是那些风云骑么,有什么想不到的。”

  沐狄赶紧摇头:“不是,风云骑昨夜未至石夔关,直赴西岭战场了。与云公子同来的人……”他眨眨眼,还是忍不住故弄玄虚,撺掇谢粲道,“你去帅帐见见便知道了。”

  谢粲一甩衣袖,厉声道:“山魅谷活埋蜀兵两万,那冷血无情、心狠手辣的杀人罗刹,有什么可见!” 中军行辕的将士皆随萧少卿赶赴孟津战场,满营空帐,静寂异常。谢粲将此话放声吼出,石夔关内外无不听闻。正与顾峤交谈的偃真脸色一寒,斜目瞥着谢粲,衣袍荡风而振,煞气顿生。

  “那是东阳侯谢粲。”顾峤忙道,“初生牛犊,尚未深知战场残酷。”

  偃真微怔,望着少年血污面庞上额角的飞凰,皱了皱眉,轻轻叹出口气:“原来是他。”

  谢粲盯着帅帐的方向,心知那人已经听到。可惜等待半晌,那里始终是帘帐低垂,澜纹不动。心中愤慨于是更甚,重重一哼,转身入了自己的营帐,锁甲未解,仰身便倒在榻上,掩袖遮住脸,闷闷生气。只是思来想去,却仍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怨从何来、气从何生。

  自到战场,上阵杀敌,他早已是满手血腥。但每次跟随萧少卿身后,于鼓号声中驰骋烈火烽烟,满心男儿豪情,斩敌闯关,厮杀决斗,只盼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却从不曾想过夺人性命该与不该,更未想过生死一线间的脆弱无力。可昨夜的一场屠戮却如冰河没顶而至,叫他毛骨悚然,神魂难定。两万条性命在他的眼前一夕亡尽,若是寻常的战场,殊力拼搏下而致的死亡,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人徒手待诛,毫无还手的软弱,临殁之际喊叫声中的无奈与凄惨,让避在山后的他亦听得浑身战栗。

  一念不忍,悲哀与怜悯却趁机浸透肺腑,让他不禁茫然:眼前这以千万人性命为赌博的战争,不过起自枭雄霸主一时的贪念,百姓何其无辜,兵将何其无辜?而自已执着进取的功名,原来竟是一条白骨堆成的冥河,如此地长无尽头、不堪回首。

  更何况――

  那个下令坑杀的人,是当年东山上他不尽排斥着、却又在心中暗暗向往的那缕明月风清。温润静好,无争世外,只可惜如今回忆起,才知潇岚依旧,人世早已非。阿姐偷偷流了九年泪水换回来的,不过是一缕阴暗冰冷的灵魂。

  阿姐……

  他默默地思念着夭绍微笑的模样,遮住面庞的衣袖在不知觉中缓缓滑落,眼眸紧闭,双唇微张,想要放声呼唤或是嘶喊,然而唇角翕动几番,却只是疲惫地叹息一声。

  生平第一次,他体会到了恍如隔世的惆怅,和无从倾诉的落寞。

  .

  山风乱穿,帘帐哗然轻响,有人慢步入帐。

  “沐狄?”谢粲沙哑着嗓子问,却懒得睁眼去看。

  军中除了沐狄,无人敢擅闯他的营帐。

  于是并不多想,低声道:“沐狄,你想回邺都么?”

  来人的脚步声于此话下顿止,片刻后才又提步,缓缓行至榻侧。衣袂窸窣,那人坐于他身旁,轻笑道:“沐狄想不想回我不知道。不过看你的样子,像是很想回去。”声音温和清淡,如水流入耳,并不熟悉,但只听过一次,便难以忘怀。

  谢粲一个激灵睁开眼,瞪着榻侧白衫温雅的青年,讶然道:“姐夫!”翻身坐起来,转眸四顾,“沐狄那小子呢!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你来了石夔关!”

  阮靳斜睨着他:“听说是上禀了右卫将军的,只是将军如今意气不可一世,不愿与鄙人一见。”

  “……那小子说的另有其人,原来是你。”谢粲大悟过来,摸了摸脑袋,讪然,“我是气糊涂了,姐夫莫怪。”

  阮靳不甚在意,淡然一笑:“我军大胜,你竟气糊涂了?七郎果非常人。”又见他脸上泥血脏污的,转身湿了一条丝帕递过去,摇头微叹,“只不过落魄的凤雏,确无风采可言。”

  话语间不辨是揶揄还是疼惜,听得谢粲紧抿了唇,一声不吭,只将丝帕覆在脸上擦了又擦。

  清洗过的五官褪去战火硝烟下的刚毅,苍白俊秀,透着无瑕空明的纯净。

  少年如美玉,宛若天成,可惜在浊流之世,确非能够长存。阮靳默然望了他一刻,方才问道:“还未说说,你为何想回洛都?”

  谢粲低眉垂目,显得十分颓惫。思了一会,慵然靠向软褥,有气无力道:“只是累了,想回去陪着阿公。”

  “是想陪阿公还是想逃避?”阮靳道,“谢家凤雏,世人都道是天纵少年,却原来不过如此。你此行战场,未立功勋,一事无成,因一场战事就吓破了胆子,就要逃回邺都,从此做个享乐纨绔的金贵侯爷?”见谢粲已有怒气浮面,不及他开口争辩,又慢慢叹息,“想当初你大姐每次与我说起她的小弟,都称赞着是如何如何地聪敏勇敢,如今看来,竟只是个懦夫。”

  “姐夫!”谢粲青白的脸色终于涨出彤然的红晕,忿忿不已,“我自上战场,杀敌于前,破敌数千,怎么就未立功勋了?怎么就成了懦夫了?”

  阮靳嗤然:“破敌数千,如此便是功勋了?”

  谢粲横眉瞠目,怒道:“难道如昨夜郗彦坑杀两万南蜀将士,才算是功勋?”

  “不错。”阮靳断然应声,又盯着他,轻轻发笑,“原来你气的便是这个?”

  谢粲哼道:“是又如何。”

  阮靳不置可否,收回目光,慢条斯理地整着衣袖:“你就这么痛恨自己的功勋被人夺走?”

  “什么?”谢粲一愣,等反应过来,气得浑身发抖,“姐夫难道以为,我是不顾大局、只争功劳的人?”他扭过头,悻悻不甘,“我只是不忍那些徒手待毙的南蜀将士。”

  “原来如此。”阮靳一叹,似恍然过来。起身离开榻侧,坐到对面的书案后,倒出一盏茶缓缓饮尽,这才又出声笑道:“七郎,姐夫方才错怪你了,是姐夫不是,你莫要怪罪。”

  谢粲面色微有缓和,但少年气盛,仍咬唇绷紧着身体,不肯转过头来。

  阮靳笑了笑,道:“那依七郎之见,昨夜山魅谷中,若不围困坑杀,又该当如何对待那两万南蜀将士?” 他抚着茶盏慢慢道,“是劝降?放归?或者,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孤注一掷与他们决战?”

  谢粲蹙眉,唇齿松开,想要说什么时,却又止住。少年的双眸盯着被山风不断吹卷的帘帐,渐渐透出些许空茫。

  “不可劝降,”他终于开口,艰涩道,“南蜀与我不同种族,各属彼此的家国,降便是叛国,死方为人杰。若有降者,其心必异,不得不防。如此内患重重,国不能安。”

  “是。”阮靳微笑。

  “亦不可放归,”谢粲继续道,“昨夜的战火层层蔓延。若一念善起放归两万南蜀骑兵,孟津危局不再,少卿大哥和颜谟将军两部都将陷入重围,难有生路。”

  “说得极是。”阮靳赞道。

  “若孤注一掷……”谢粲抬起头道,“南蜀十二万将士,我军一万将士,十数倍于我,死战力竭,亦不可保得南境平安。如此不能速战速决,江州南北两线作战,便给了殷桓渡江的可趁之机。殷桓一旦渡江,江州防线崩溃,荆州铁甲可直赴扬州,邺都危在旦夕,社稷也危在旦夕。”

  阮靳不住点头,叹道:“七郎目光长远,见解深刻,不愧谢家儿郎。”

  谢粲却又不吭声,垂首沉思,不辨心中忧愁何起。阮靳也不着急,只静静等待着。帐中无声沉寂,远处却忽地传来欢腾的号角声,波浪似地潮涌向石夔关。谢粲身体一震,下榻急行几步,掀起帘帐,望着远方如云飞展覆天的旌旗,喜道:“少卿大哥夺回孟津了!”

  阮靳却无喜色,平静如初,道了句:“一将功成,万骨皆枯,便是如此了。”